“上海智造”再发力,上万台全新机器人将“上岗”,3年建设智能工厂100家
“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型,智能工厂是重要的突破口。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9月29日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日前由市经信委联合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人社局等联合制订的《上海市建设100+智能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出炉。 《方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提出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标杆性智能工厂;同时,通过强化供给能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和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塑造“上海智造”新优势。 所谓智能工厂是指,综合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运维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具有生产机械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特征的无人或少人化新型工厂(车间、产线)。可以说,智能工厂是当今智能制造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典型代表。 其实,早在今年4月出台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就已经明确将建设无人工厂作为在线新经济重点打造的12大领域之首。这次《方案》是对在线新经济方案的细化,从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加大系统集成商培育力度、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明确举措和目标2020年至2022年三年时间推动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打造1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新增机器人应用10000台;培育1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1-2家超过100亿元)、具备行业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搭建10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其中,在100家智能工厂的建设分布上,汽车行业20家、电子信息行业20家、高端装备行业20家、生物医药10家、航空航天10家、绿色化工及新材料行业10家、快消品、节能环保等行业10家。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00家智能工厂建设基础上,对标行业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选择实施成效突出、示范带动效应强的行业龙头企业,还将打造1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其中,汽车领域3家,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各2家,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绿色化工及新材料领域各1家。 《方案》聚焦系统集成商培育,编制《上海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推荐目录》,进入目录的企业优先列入国家和本市系统集成商培育计划,在申请国家和本市产业支持专项给予优先考虑,在人才引进、土地供给和金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针对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高端能源装备、工程机械、智能电梯等领域,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搭建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用户企业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等服务;在数控机床等生产加工装备领域,支持装备制造商搭建生产能力共享平台,以租赁方式向用户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帮助中小用户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应用步伐;在汽车生产领域,支持整车生产企业搭建面向消费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新型生产模式。 为提升智能工厂能级,《方案》还特别提出,支持企业建设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工厂,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的技术优势,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应用机器视觉、智能传感、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建设“AI+智能工厂”。《方案》还透露,上海将以市场化方式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向智能制造企业。 上海市经信委表示,经过三年努力,2022年底实现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的目标。同时,上海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力争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输出地,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万家。 (编辑:湘西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